巴拉格宗集雪山、峽谷、冰川、河流、高原湖泊、原始森林于一體。區內最高海拔巴拉格宗雪山是香格里拉縣第一高峰,海拔最低點是與四川省接壤處的水莊,河谷平均海拔約2650米,年平均溫度約14.8攝氏度,屬北亞熱帶氣候,
一、景區概況
香格里拉大峽谷•巴拉格宗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于香格里拉縣西北部,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紅山片區的核心景區之一,距縣城76公里,距香格里拉機場81公里,距省會昆明704公里。東與格咱碧壤峽谷相通,南與尼西上橋頭相連,西與四川省得榮縣相接,北與東旺鄉接壤,總面積約176平方公里。景區最高點巴拉格宗雪山是香格里拉縣的最高峰,海拔5545米;最低點在南部水莊,海拔2000米,相對高差3545米。地形及氣候的垂直立體性十分突出,幾乎包容了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地干熱河谷到現代冰川帶所有自然垂直帶立體生態類型及景觀資源。
二、景觀介紹
這里曾是無人涉足的凈域,是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世人追尋的香巴拉,這里就是“世外桃園”——巴拉格宗。她集天、地、人于一體,不僅有巍峨險峻的峽谷等你來涉足,有無數的動人傳說等你來探尋,更有雄奇深邃的神山、蔥翠欲滴的森林、清亮如銀的湖泊、矗立云端的冰峰等你來體驗。
1、走進一條通往天界的神秘峽谷
一個神秘的峽谷,一段絕美的通天路。
巴拉格宗景區有獨特的“一山分四季”的垂直立體氣候,景點以香格里拉大峽谷為主,兩邊有很多側谷,氣壯雄渾的高山峽谷,兇險巍峨的懸崖峭壁,奇形怪狀的巖層紋理和地質褶皺在絕壁上構成的各種巨幅山水巖畫,與山體的奇花異草和奇藤怪樹相得益彰。“峽中有峽,峽上有峽,縱橫交錯,峽峽相連”是巴拉格宗景區的最大特色。
從這里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從這里踏上通往神界的天路。
2、解秘一個康巴部落的千年傳奇
一塊鮮為人知的人間圣地,一個塵封千年的英雄傳奇。
1300年以前,巴塘的土司斯那多吉,英勇善戰,贏得了廣泛的敬畏,妻子仁稱拉姆卻感到了疲憊,只想找一塊凈土過安詳的生活。
一天,多吉回家發現妻子不知所蹤,老管家告訴他,部落中的老喇嘛來了,說了自己神奇的夢境,“那里山高,樹綠,水清,有閃耀著祥光的雪山,還有寬闊的牧場”,拉姆聽后就隨他走了。
拉姆的離開使多吉痛苦萬分,他決定帶領部下去尋找那個神奇的夢境,尋找拉姆。跋山涉水,歷盡艱辛,最后在神的指引下,來到巴拉格宗神山腳下。老喇嘛神奇的夢境,那么真實的呈現眼前,他們留了下來。
就這樣,一個英雄的部落消失了,而在藏地東南方神山腳下,一個神秘的村落開始安詳地迎送起日升月落。
3、對話一座萬峰之巔的靈性神山
巴拉有一座金字塔般挺拔的山峰——格宗雪山,它海拔5545米,高聳入云,常年積雪,是香格里拉縣最高的山峰。
據巴拉村的老人說,格宗雪山又稱“格宗奔松”,意為格宗三姐妹。她們是絨贊卡瓦格博山神的女兒,要嫁到東北方貢嘎神山家作“貢嘎奔松”(貢嘎三王子)的妻子。藏歷羊年,當三位美麗的公主在侍從的陪伴下來到巴拉,天已大亮,怕羞的三公主從此就留在了巴拉,成為格宗雪山上的三座主峰及周邊的神山。
古藏經中有關于格宗神山的明確記載,至今還有成批的信徒前來神山朝圣。
4、體驗一次海拔5000米的顛峰之旅
融多種景觀于一區,集全面體驗于一次。
在海拔5545米的格宗雪山周邊,分布著眾多的自然遺跡、生物物種及生態奇觀。有形象逼真的天然佛塔,有海拔4000米的高原湖泊,有綠浪翻滾、垂直遷徙的乃當牧場,還有豐富的珍稀動、植物資源,如銀杏、杉松果、云南松、貝母、滇金絲猴、熊貓、巖羊、黑頸鶴等,她集奇、險、秀、幽、靈于一體,是探險旅游、科學考察的首選地。
歡迎到巴拉格宗來,您收獲的將不僅是視覺上的滿足,巴拉格宗更是您修身養性和陶冶情操的最佳凈域。
門票:150.00元/人
觀光車票:36.00元/人
合計:186.00元/人
云南文產香格里拉縣巴拉格宗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簡介
云南文產香格里拉縣巴拉格宗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是由云南省委黨產云南省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香格里拉縣巴拉格宗生態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投資組建,于2011年12月份正式在香格里拉縣工商局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18182萬元。其主要是以開發、建設、經營香格里拉大峽谷•巴拉格宗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為主的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經多年的努力,巴拉格宗旅游景區完成了香格里拉大峽谷•巴拉格宗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等前期工作,并分別經省旅游局、省計委、省環保局組織專家學者評審通過并分別給予準予建設的批復。并于2009年4月26日世界旅游精英博鰲峰會組委會上授予“國際王牌旅游景區”榮譽,2009年12月28日全國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11年4月12日經香格里拉縣政府批準在景區掛牌成立了“三江并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紅山景區巴拉格宗管理處”,標志著巴拉格宗景區又擁有了“世界自然遺產”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兩大國際知名品牌。
巴拉格宗生態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十分重視景區旅游資源的保護性開發,同時更加注重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資源,使旅游和文化更好的融合為一體。幾年來公司出版了景區專輯《云中巴拉》、《回歸巴拉格宗》、《相約巴拉格宗》《景區專題宣傳片》,公司還引進《家園》、《香格里拉》、《敢死隊拯救遠征軍》等多部影視劇組前來我景區進行影視拍攝,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親睞與好評,為宣傳和發展香格里拉旅游旅游文化產業做出了貢獻。
香格里拉大峽谷•巴拉格宗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處于滇、川、藏三省交界處,“三江并流”風景名勝區的紅山景區范圍內,為紅山景區的核心景區,景區位于香格里拉縣西北部的尼西鄉境內,距香格里拉縣城約76公里(214線國道二級路面改擴建后,香格里拉機場——景區的公路約為55公里,縮短了近一小時的車程)。我景區西與四川省德榮縣太陽谷相接,東與香格里拉大峽谷•碧壤峽谷相通,北與德欽縣接壤,南部是迪慶州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縣,并與香格里拉縣與德欽縣、四川稻城亞丁主要環線相連,和碧壤峽谷共同組成香格里拉大峽谷;是云南通往西藏的咽喉;是滇川藏文化三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是藏區交通條件較為優越的景區。我景區將是連接香格里拉各大景區(普達措、梅里雪山、虎跳峽、維西滇金絲猴、稻城亞丁等)的中心樞紐,在香格里拉旅游中具有氣候、海拔和景區景點資源等特有的優勢。景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藏傳佛教神山圣地的藏族民俗風情文化為景區注入了血肉靈魂,是中外游客公認的希爾頓筆下的香格里拉藍月峽谷。
香格里拉縣巴拉格宗生態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從二00四年開始著手建設巴拉格宗景區以來,根據總體規劃提出的將景區建設成為AAAA級國家旅游景區的要求,已累計投資近3.4億元,用于景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分別于二00四年投資19000多萬元完成了景區建設用地的征收和35公里的景區旅游環保公路路面的建設;二00五年投資2000多萬元用于修建景區門禁系統接待設施和通往乃當高原牧場的鋼架棧道;二00六年投資3500多萬元用于修建到各景點的旅游環保公路、鋼架棧道及人馬驛道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2008年投資近1000萬元架設了214線至巴拉村10KV輸變電線路;2009年我公司投資近5000多萬元修建了214線至崖咱的柏油路面。目前景區已具備接待大宗游客的能力。
為把香格里拉大峽谷巴拉格宗景區打造成國際級高端景區,促進香格里拉品牌二次提升,云南省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香格里拉縣巴拉格宗生態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結成巴拉格宗景區整合重組戰略合作關系,雙方于2010年8月6日,簽署了《香格里拉大峽谷巴拉格宗景區整合重組框架合作協議書》,2011年5月24日經省財政廳運財資[2011]64號批復正式開始組建新公司,并于2011年12月份正式在香格里拉縣工商局注冊成立云南文產香格里拉縣巴拉格宗旅游開發有限公司。
現我公司根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相關要求,正著手做三江并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巴拉格宗景區的整體規劃,根據規劃,公司將繼續推進景區各景點的開發項目建設,架設天然佛塔游覽索道,打造中國藏區獨一無二的天然佛塔朝圣文化,打通巴拉格宗各景點旅游環繞公路(柏油路),使之達到峽谷、雪山、草甸、森林、村落、天然佛塔連為一體,建成規模宏大的“香格里拉大峽谷”的精品旅游區。啟動峽谷畫廊觀光游、雪山峽谷探險游、香巴拉文化探秘游、天然佛塔朝圣游等。努力將其建成國內外知名的國家AAAAA級景區。
巴拉格宗
巴拉格宗風景名勝區自1999年開發建設以來,緊緊圍繞“嚴格保護、科學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工作方針,積極實施以“開發為保護、保護促開發”的經營管理模式,著力于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保護優質的生態環境、制定高品位的規劃、建設優質的景區設施和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1、人行棧道
為了便于游客觀賞峽谷風光,保障游客人身安全,減少游人對自然資源的影響,景區架設了4.5公里鋼架棧道。所有鋼架棧道依山體延伸,對山體無任何開鑿,對巖壁樹木無任何砍伐、破壞,使棧道與自然景觀完美融為一體;同時在棧道沿途設立多個垃圾箱,對垃圾進行統一收集、統一處理,真正達到生態保護開發的要求。
2、為了加強對景區廁所的建設與管理,景區在游人密集區建立了水沖型環保廁所,對排泄物進行環保處理,達到景區環保要求。
3、香格里拉大峽谷游客接待中心
香格里拉大峽谷游客接待中心是進入巴拉格宗景區的第一站,是集餐飲、住宿、娛樂、綜合信息咨詢、提供景區宣傳資料、訂票、投訴、治安、消防管理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區。通過對餐飲、住宿、娛樂等活動產生的生活垃圾的統一管理、統一處理,達到清潔衛生、生態環保的要求。
4、旅游環保公路
景區目前已建成25公里旅游環保公路,在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護景區環境,本著“最小程度的破壞、最大程度的恢復”的原則,在保質量、保進度、保安全的條件下,達到“舒適、生態、精品、示范”的目標,有效地減少了因車輛運行帶來的塵土污染,提高游客觀賞的質量;同時為景區消防安保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5、景區目前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正著手編制、報批景區詳細規劃,切實保障景區的保護性開發建設,達到合理開發、有效利用的目的。
本次規劃中風景保護的分類主要包括:生態保護區、自然景觀保護區、人文景觀保護區、風景恢復區、風景游賞區、發展控制區,分別制定保護管理要求。
巴拉格宗景點:
這里曾是無人涉足的凈域,是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世人追尋的香巴拉,這里就是“世外桃園”——巴拉格宗。她集天、地、人于一體,不僅有巍峨險峻的峽谷等你來涉足,有無數的動人傳說等你來探尋,更有雄奇深邃的神山、蔥翠欲滴的森林、清亮如銀的湖泊、矗立云端的冰峰等你來體驗。
水莊石觀音
在印度佛經里,觀世音是具備圓通大智的“善男子”,能示三十余種化身救難?;碇杏信?,其救渡體現了大慈大悲的母親情懷,特別在佛教傳入中國后,由于信佛女性的增多和需求,觀音菩薩也就成了女性化觀世音。然而,菩薩是無漏(斷除了煩惱)的圣人,無男女性別之分。在藏區,人們都相信松贊干布和達賴喇嘛為觀音菩薩的化身,因而,布達拉宮被奉為觀音道場。
花海塘
乃當牧場
乃當”意為有住所的坪子,這里是巴拉村人的“避暑山莊”,每戶都有一個高三、四米的石頭壘成的碉堡式小樓房,分兩層,下層為牛廄,上層住人,兩層間架一獨木梯。石房接石房,一戶連一戶,構成一個高山牧場石街巷。每戶都把窗口開向對方家,有什么要緊事只需從窗口通知就可傳遍全村。在亞高山草甸上由一座座石砌碉堡式的小型樓房構成的牧場村,在滇西北高原僅此而已,也許在全國藏區也是獨一無二。
天然佛塔
天然佛塔位于巴拉格宗神山東北方,是景區的主要景觀之一,天然而成的金字塔形山峰身披白雪巍峨聳立在天空下,形似藏族宗教中用來裝藏舍利和經卷等物的建筑物——佛塔。因此被人們稱作“天然佛塔”。在佛塔的前方,兩座大山形似端坐誦經的喇嘛和展開的經書。此天然佛塔、經書、老喇嘛三座高山被人們形象的譽為“佛、法、僧、”三寶。
巴拉村
巴拉為藏語譯音,意為自巴塘而來的藏族村。相傳,很久以前,格薩爾王手下一位大將厭倦了常年不斷的戰爭生活。一日,夢見三位神女把他帶到一個神山林立的仙境般的峽谷,那里沒有戰爭,沒有煩惱。翌日,他向佛教師講述了這個美好的夢,佛教師告訴他,這是雪山山神的旨意,要你去尋找和諧寧靜的家園。于是,大將帶領家人和手下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為尋找夢中樂土跑遍了康巴地區的山山水水。當他們翻過崩波崗格宗雪山時已是深夜,斷糧缺水、精疲力竭的人們一一昏倒在地,第二天醒來不禁驚喜萬分,眼前這個山峰環繞,隔離塵世,依山傍水的地方,正是他們要找的理想家園、夢中的格宗(白色堡壘)雪山。于是,他們在此定居了下來。由于大將一家是巴塘人,所以把這里起名為巴拉村,村后面的雪山便被人們稱為巴拉格宗雪山。千百年來,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過著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般生活。
香格里拉大峽谷
香格里拉大峽谷國家公園由尼西巴拉格宗峽谷與格咱碧融峽谷兩段景區構成。過去,游人們到此便要止步,因為江兩岸是懸崖絕壁,再無順河進入大峽谷之路,連巴拉村民也難以到達的谷中,望塵莫及的人們只能遐思冥想。在這“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兩千多米長的峽谷絕壁上,蜿蜒穿行在香格里拉大峽谷中的懸崖棧道似一條飛騰在江面上的巨龍,朝著東面格咱碧融峽谷方向延伸。這里,千百年來無人涉足,它的一草一木、山石水土都是大自然原汁原味的杰作,走在水平的棧道上,仿佛進入龍宮神界,又仿佛進入夢幻世界。抬頭仰望,兩翼群峰直通天際,懸崖峭壁直劈江中;兩翼山體似畫中的仙山神域,清香木、高山櫟、藏柏和云冷杉等喬灌木構成的植被蔥蘢翠綠,點綴山崖,飄逸的云霧繚繞其間;望腳下,江水奔流,綠波拍岸,在棧道上行走的你與水聲相伴,宛如仙翁俠客穿越在深峽中的水面上,又似飛龍乘云、騰蛇游霧。正如孫髯翁詩言:“一線中分天作塹,兩山峽斗石為門”。
菩提樹
這是一棵有著千年樹齡的菩提樹。它穿越千年時光,在巴拉格宗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傍倚峭壁,櫛風沐雨一千多年而依舊郁郁蔥蔥,生機勃勃,仿佛在與歷史對話。據《金光明最勝王經》所載,菩提樹有守護神,謂之菩提神樹。上師說鳳凰乃是此樹的守護神。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于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因此此樹又名“鳳凰菩提”。
高原湖泊
通天峽
“南喀”意為天界,“卓絨”意為被流水切割而成的深峽,“南喀卓絨”即通天峽。說南喀卓絨通天是因為,這一深峽直通香格里拉縣最高峰—金字塔般的巴拉格宗冰峰。它是由巴拉格宗冰川雪水融化形成的河流沿地層斷裂縫經過千百萬年沖刷切割而成的,因而人們稱此冰川河水為南喀拉曲——天河神水。
南喀卓絨深谷從谷底至峽頂長約4000米,峽谷呈U字形,對面兩山體距離相近;兩邊懸崖絕壁成垂簾狀,高達千米。因峽谷太深太窄而谷底顯得陰森郁暗,猶如行進在地下煉獄的魔道中;從谷底仰望,兩邊懸崖撐著一線青天。
棕櫚峽
因谷里長有許多山棕櫚(Trschycarpus fortune)而被稱為“達拉絨”,意為“有棕樹的峽谷”。峽口猶如一道大門,兩邊絕壁高聳。原來進“門”后走過一個S形深谷,便要爬上陡峭的山崖,攀過雞冠子,下一個高高的獨木梯,才可到達棕櫚峽的第二入口?,F在已在這山崖上修建了這條天梯般的棧道,可以輕松地順棧道直接爬上這跌水巖頭到達第二入口。這里峽谷幽深,抬頭一線天,四周有葉型寬大的山棕櫚,高只有兩三米;在絕壁上生長著的那些棕櫚樹,高可達十米左右,有的形如一盞路燈,孤丁而立;有的貼壁而生,形如父子;有的相依相偎,如同情侶。在懸崖絕壁上還可看到一片面積5畝左右的山棕櫚林,高者達十余米,直立挺拔,扇葉翠綠,青藤纏繞,婉若進入熱帶雨林。很多生物學工作者認為,云南的棕櫚多為人工栽培,野生的山棕櫚只有在云南氣候炎熱的德宏州和貢山海拔1990米以下地帶才有分布,在金沙江以北的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區是不可能有其蹤影的。然而,巴拉格宗景區分布的大面積野生山棕櫚林,打破了這種猜想。為什么在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區的香格里拉大峽谷懸崖絕壁上,會有熱帶和亞熱帶原生態的野棕櫚樹分布?而且整個迪慶只限于巴拉格宗景區?讓人們迷惑不解。
格宗雪山
巴拉更宗旅游線路推薦:
巴拉更宗雪山,海拔5545米,聳立在香格里拉峽谷頂端。雪山雄奇靈秀,形如劍端,從峽谷遠望,又似一座金字塔,雄踞于峽口。這就是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多次提及的"有一種陽剛之氣的金字塔般的雪峰"。
我們將帶您親自徒步到巴拉村,近距離接觸巴拉更宗雪山,與巴拉村當地貧困小學生聯歡,和當地淳樸的藏民暢談、共飲。
線路一:D1.下午昆明乘臥鋪車出發。 ?。很嚿?br />
D2.中午抵達香格里拉縣上橋頭村。(中、晚) ?。翰刈迕窬?br />
尼西三家村木碗廠、岡曲河、紅軍橋、 香格里拉峽谷、尼西藏民土碉房
D3.上橋頭村徒步20公里南洛。(早、中、晚) ?。阂盃I帳篷
香格里拉峽谷、跨岡曲河抵巴拉村、 體味原始的藏民風情。
D4.南洛徒步9公里到巴拉村(3700米),(早、中、晚) ?。翰刈迕窬訊{谷風光、村落人家、植被花 卉、眺巴拉更宗主峰,晚上和淳樸的巴拉村藏民暢談、共飲,一起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
D5.上午自愿參加徒步參觀巴拉更宗乃當冰川、純凈的高山湖泊、觀巴拉更宗雪山、下午返巴拉村。(早、中、晚) ?。喊屠?br />
D6.巴拉徒步返至岡水村,(早、中、晚) ?。翰刈迕窬?br />
D7.上午岡水村徒步至橋頭村,下午乘臥鋪車返昆明。(早、中)
?。很嚿?br />
D8.早上抵昆明,結束徒步旅程!
因本行程艱苦較高,有潔癖、高血壓、心臟病、吃素的人不適宜參加。
線路二:
D1 麗江——香格里拉 住:香格里拉 ↑回到頂部
途中游覽雄古云海觀景臺,長江第一灣,參觀小布達拉之稱的松贊林寺(五世達賴喇嘛擇址修建于1679年),下午游覽香格里拉古城,檢查裝備,稍做休整,晚上可參加藏民家訪活動,自由活動,準備好第二天的徒步。
D2 香格里拉——松贊林寺——上橋頭村——徒步水莊 住:水莊
↑回到頂部
早上驅車前往尼西三家村然后徒步7公里水莊村,那帕草原、尼西三家村木碗廠、碩曲河、紅軍橋、香格里拉峽谷、尼西藏民土碉房。
D3 水莊——巴拉村(20KM徒步) 住:巴拉村
↑回到頂部
水莊村徒步26公里巴拉村(2800米)。原始森林、香格里拉峽谷、跨碩曲河抵巴拉村、體味原始的藏民風情、晚上和淳樸的巴拉村藏民暢談、共飲,一起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
D4 巴拉村——奶當 住:村旁露營 ↑回到頂部
巴拉村徒步14公里乃當村(3700米)。峽谷風光、村落人家、高山牧場、植被花卉、眺巴拉更宗主峰(5545米)。
D5 奶當——五色海——巴拉雪山 住:巴拉村 ↑回到頂部
乃當徒步返巴拉村。上午徒步參觀巴拉更宗古冰川、純凈的高山湖泊、觀巴拉更宗雪山、下午返巴拉村。
D6 巴拉村——香格里拉 住:香格里拉
↑回到頂部
巴拉村徒步上橋頭三家村BUS香格里拉。原路返回。
D7 香格里拉——麗江 住:麗江古城
↑回到頂部
徒步中虎跳,拉市海,下午返回麗江。
D8 結束愉快行程
↑回到頂部
結束愉快的旅程。
問答中心